天津理工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思政” 优秀教学案例
天津理工大学《中级汉语综合》“课程思政”
优秀教学案例
新教师个人或课程团队简介
许玉岭,1994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天津理工学院一分院党委宣传部和天津理工学院组织部工作,2000年转为对外汉语专职教师,一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一、课程基本情况
中级汉语综合课属于学科基础课,为语言文化学院对外汉语言教育必修主干课,在该课程阶段的各科教学中,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教学对象主要是来自不同国家的母语为非汉语的留学生,教学总学时320学时。
二、“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和教学设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汉语教学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智慧贡献者和任务承担者。让世界了解中国,客观认识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是高校实施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导向的国际汉语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就是围绕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以及如何在汉语教学中有机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展开的。
该课程教学共计320学时,采用汉语教学,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主动性,让留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汉语、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留学生汉语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三、“课程思政”教学特色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故事的魅力植根于独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是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名片,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国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对外汉语教学就是要在授课中融入思政教育。积极引导留学生对中国形象、中国思想、中国经验和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的情怀。
四、“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具体案例
课程实施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教材为依托,以第八课《天使之笔》为例展开教学。这篇课文真实地反映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汉语在世界的地位。课堂讲授时恰当地融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让留学生深刻地了解中国、了解汉语在世界的普及程度。从而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增加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1)教学内容介绍
文章是选自[英国]克里斯的一篇文章。大致内容是作者在8岁那年的一个下午,跟妈妈外出购物,妈妈指着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说,那人一定是个疯子,他居然能看懂中文。当1966年,作者读高中时,因为酷爱诗歌,在图书馆抽出美国诗人庞德的诗集时,发现了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立即被吸引住了,从此开始关注“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家——中国”。他不听老师、家人的劝阻,费尽千辛、多方联系,才找到爱丁堡大学,当时爱丁堡大学从全英国招到五名学习汉语的学生。当他第一次从录音机里听到中国话时,“简直灰心极了,怪不得西方人把中文叫做天书。”去图书馆借书,官员吃惊地问“中文?那种语言不是早就废除了吗?”还好他坚持了下来,大学毕业,他一面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一面为报刊写文章。他的文章风格让编辑们感到新鲜,但是他知道“那是因为中国文学给了我一支‘天使之笔’”
(2)教学环节设计
在具体教学中,紧扣“课程思政”的主题,首先,把生词的讲解、语法的学习融入课文,从课文的篇章、语句中理解生词的意思,让留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题。降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包括在汉字写法的讲解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最大程度地减轻甚至消除留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困惑。另一方面,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引导留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思想。例如:妈妈为什么说那个骑自行车的男人是疯子?(因为他能看得懂中文)。你为什么喜欢中文?(喜欢庞德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为什么老师、家长反对你学习中文?(因为他们都觉得在大学要学点有用的东西,“何必浪费大学的宝贵时光呢?”)。西方人把汉语叫做什么?(“英语里有Chinese Puzzle(中国迷宫)一词。就是用来比喻非常难懂的问题.....如果西方人听不明白对方的话就会说‘你简直是在说中国话’”)。中文给作者的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中国文学给了他一支天使之笔,编辑们说他的文章“像天使一样美好”)......留学生会在一连串的问题中,深刻领悟到文章的精髓,并真实地感受到汉语以如此惊人速度发展着。
(3)教学资料补充
适时、恰当地为学生补充的学习资料。例如: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起步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1950 年6月,周恩来总理亲自召开会议,决定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朝鲜等国各交换 5 名留学生。1951年初只有 33 名留学生,6名教师。直至1978年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时,自费留学生开始进入中国的高等院校。从1978 年到1989年,全国共接受和培养了40221名留学生,可如今仅2008 年当年在华学习的各类留学人员就达到 223500 人 其中政府奖学金生 14000 人自费生 209500 人,接受留学生的学校已经达到 592 所。留学生来源国也增加到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者的层次由语言预备教育延伸到本科、硕士和博士。目前,来华留学毕业生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中外友好交流事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留学中国”成海外留学新品牌。
通过讲解,留学生感觉选择学习汉语、选择来中国留学的正确性,在内心深处激发出他们努力学好汉语的愿望。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对汉语、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的热爱。
五、教学效果与成果展示
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取得的成效显著。
例如:波兰留学生马瑞克、李娜和麦克,他们刚来理工大学学习汉语时,所进的教学班大约十几个国家的学生,其中有日本、韩国的,这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原因是不会写汉字。此外还有印度的张博文、非洲科特迪瓦、加纳的几个学生,也有同样的问题。针对课堂情况临时改变教学计划,整整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汉字的发展,由象形讲到形声,由甲骨文讲到现代实用的文字,以及汉字自身的文化特点,所有的学生都被天书一样的汉字深深地吸引住了,不仅爱上了汉字,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第二天马瑞克兴奋地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他把第一课所有的汉字贴满了宿舍...不到一年的时间,班里大部分同学顺利地通过了国家汉办HSK四级考试。这为他们申请学历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天,我突然收到马瑞克发来的信息:老师好!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就是因为幸运地遇到您,我们有了好的汉语基础,又有四年可以在理工大学学习专业了。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如约而至,有的同学考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学历生,有的在理工大学继续深造。其中土库曼斯坦的花语嫣、花曼婷目前已经在中文系本科毕业并已经开始读研。留学生们发自内心深处不约而同地说出:爱汉语、爱理工大学、爱中国、更爱中国文化的心声。并立志将来向世界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冬奥会期间,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学生的祝福,他们为冬奥会成功举办感到由衷地高兴、自豪,并祝福中国越来越好。
除雪前留个影 美丽的校园我的家
积极参加志愿者联谊活动
对汉语、对中文歌曲的喜爱溢于言表
上三个照片均是参加校级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和学生姚山发来的信息
人民日报报道日本留学生冈崎友美在学期间申请到北京语言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学习
指导的学生在天津理工大学来华留学生中文演讲大赛中分获一等奖(左)二等奖(右)
六、教师感悟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要与时俱进、抓住机遇,迎接各种各样的挑战。最终能让“课程思政”的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增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服务国家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向世界传递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让世界全面、真实、客观、准确地了解中国,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为中国与世界的文明交融、民心相通,作出贡献。
编辑│许玉岭 刘心如
校对│赵乐颜
责任编辑│谭希 丰收 李伊琳
责任审核│乔丽燕 郭健
投稿&加入我们yywhxmt@163.com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